关于组织开展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年优秀大学生线上夏令营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7-04

为增进国内高校优秀大学生对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认知,推动我国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以及后备人才培养,我院计划于2025年7月15日举办优秀大学生暑期线上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广大优秀学子提供一个深入了解我院科研实力、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等各方面的平台,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机会。我们诚挚地邀请全国各高校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学科的优秀学子踊跃报名参加。

本次暑期线上夏令营将安排一系列学术报告和师生互动环节。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将有机会与我院专家学者交流,了解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感受北京化工大学的学术氛围。


一、学院简介

1、建院历史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25日,发展始于1986年兴建生物化工专业,2001年建立制药工程专业,并成立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2005年建立生物技术专业,2007年建立教育部生物炼制工程研究中心,2011年建立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2013年成立国家能源生物炼制研发中心,2014年建立国内首个生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5年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8年获批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生物安全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2021年生物工程与制药工程合并为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点,2022年生物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进入顶尖学科行列,2023年获批生物与医药博士点。

2、学科优势

学院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设有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与医药博士点,生物工程、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国内首个生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能源生物炼制研发中心、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安全高精尖中心、教育部生物炼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软物质高精尖中心——合成生物学分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和北京化工大学-中日医院生物医学转化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安全学科入选北京“高精尖”学科并获得北京市财政支持。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主体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前1%,有力支撑了学校一流学科建设。

3、办学实力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富于创新,追求卓越,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教职工100余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拔尖人才、973首席科学家、何梁何利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并有多名国际知名教授为我院常年特聘兼职教授。

学院坚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绿色生物制造、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合成生物学、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等领域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形成鲜明特色。近5年,学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0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到款近4亿元;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200余篇,包括Nature4篇,Cell 3篇,Science1篇,Lancet 1篇;获得专利授权近200项,转化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学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6项、省部级以上鉴定成果10余项,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同类院系前列。

4、研究生培养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以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全球化视野、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高层次学术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和领军人才为目标,积极尝试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创建优良的育人环境。

学院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学院科研工作大团队建设为基础,发展大平台、申请大项目、取得大成果,建立产、学、研、用、教相融合为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学术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学院以科研合作为基础,通过形式多样的留学项目及专项基金支持学生“走出去”,通过主(承)办国际会议,邀请学术大师访学等形式,引进国际智力资源,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地拓宽研究生国际化视野,提升其国际化竞争能力

学院培养人才坚持面向社会需求,就业率及深造率常年保持较高水平。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在97%以上。一大批学生就业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北京天坛生物制品等国家大中型企业,同时,在校期间所培养的坚实学术能力帮助大量学生成功申请到清华大学、中科院、哈佛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一步深造机会,在科研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申请条件

1、申请资格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学习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身心健康,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实践能力。

(3) 学习成绩优秀、综合表现优异的2026届本科毕业生。

2、报名流程

申请者请于7月12日前,登录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https://yzbm.buct.edu.cn/logon),选择“全国优秀大学生线上夏令营”进行注册报名。同时在报名系统中上传以下材料电子版。材料要精简明了,保证图文清晰:

(1)个人简历(格式不限)。

(2) 本科生成绩单。

(3) 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如四/六级、托福、雅思等)。

(4) 相关证明材料(如获奖证书,发表论文等)。

学院将对申请者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营员可通过报名系统“申请状态查询”模块查询本人是否入围线上夏令营,对于审核通过的营员须于2025年7月13日-14日在线上夏令营报名系统中点击“确认参营,对于逾期不确认参营的申请者将取消其参营资格。


线上夏令营于2025年7月15日举办,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时间

 活动

 具体内容

 9:00-9:30

 学院简介

 主要介绍学院历史、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招生政策等情况

 9:30-12:00

 专业方向介绍

 各学科方向教授介绍研究方向与学术前沿

 14:00-16:00

 师生交流

 营员和导师线上自由交流


三、招生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类型

招生类型

083600

生物工程

学术型

硕士/直博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术型

硕士/直博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学术型

硕士

100700

药学

学术型

硕士

086000

生物与医药

专业型

硕士/直博


四、其他说明

(1)学生须承诺所有申报材料和信息均属实,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本人参营资格。

(2)入围营员请加入QQ群(902330327),加群时请备注本人院校+真实姓名,相关安排将通过QQ群通知各位同学。


五、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zhiweimi@buct.edu.cn

联系电话:010-64416428

联系人:弥老师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欢迎更多有志的青年学子加盟!更多详情请见学院主页:http://life.buct.edu.cn/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5年7 月 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