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人工智能的功能蛋白质设计和优化”项目 启动会在北京化工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25-04-10

2025年4月8日,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吴边教授主持获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基础研究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功能蛋白质设计和优化”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召开。项目由北京化工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湖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优势单位共同承担。



项目推荐部门、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生命科学与前沿技术处田金强处长,项目专家组组长、扬州大学崔恒宓教授,项目组专家清华大学汪小我教授、北京大学张文彬教授、中科院微生物所崔颖璐研究员、西湖大学卢培龙教授,项目牵头单位、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曹辉教授、罗施中教授、杨昭副教授、耿文超副教授、裴鹏飞讲师,项目参与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丛照教授以及该校刘海燕教授、郑基深教授,西湖大学博士后孙科等代表及骨干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吴边教授主持。

启动会上,曹辉教授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欢迎辞,向与会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并对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湖大学以及各参与单位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曹辉表示,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全周期管理体系,强化资源配置与过程监督,切实保障项目高质量实施。同时要求项目团队勇担创新使命,深化协同攻关,力争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突破性成果。

 


田金强处长代表项目推荐部门致辞,对项目牵头单位及参加单位表示热烈祝贺。田金强表示,北京化工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此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聚焦人工智能的功能蛋白质设计和优化这一科技前沿领域,意义深远。希望项目团队保持诚信严谨的科研态度和精诚协作的团队精神,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速成果转化落地、严守财务纪律红线,规范经费使用、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项目负责人吴边教授详细汇报了项目的立项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任务分工、考核指标、进度安排与经费预算,明确了项目的产业需求、研究方向和实施方案。



题负责人刘海燕教授介绍了功能蛋白骨架生成和序列设计算法的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重点展示了数据驱动的蛋白质设计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主链结构扩散生成技术;课题骨干耿文超副教授汇报了课题在小分子结合蛋白质和催化蛋白质设计方面的亮点工作,并总结了课题的研究计划和指标完成情况;课题负责人郑基深教授详细阐述了镜像手性功能蛋白设计的研究背景、关键科学问题及技术方案,提出了镜像蛋白人工设计和功能验证的创新思路。

与会专家组从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技术路线、参加单位的协同攻关以及项目成果验证应用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点评,并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和科技前沿,聚焦人工智能的功能蛋白质设计和优化关键技术等核心问题,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特点,课题设计具有关联递进性,预期成果对推动功能蛋白质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专家们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增加项目成果与国际主流计算软件的对比,以凸显项目的先进性,并进一步加强课题间的协同性,共同探索蛋白质变构和机制和翻译后修饰的前沿问题。

 


启动会结束之后,项目团队进一步围绕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讨论,并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项目团队将加强课题之间的合作,聚焦研究主线、理清逻辑关系、统一评价标准、加强学科交流、创新技术方法,形成标志性成果,推动功能蛋白质设计领域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