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转化工程研究中心招生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生物医学转化工程研究中心是由北京化工大学和中日友好医院共同建设,协同管理,构建了重大疾病早期诊断、生物样本与健康-环境大数据库、精准医学与转化医学、生物医用材料、感染性疾病诊疗、创新药物研发、人工智能领域等研究平台,支持生物医学工程等交叉学科建设,通过优势互补、学科交叉、共同培养、联合创新的合作模式,推动双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心自成立以来,科学研究一直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促进基础研究回答并解决临床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心采用学科交叉、校医合作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坚持科研育人,努力把高水平的科研资源转化为高水平的育人资源,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医工结合方向的交叉学科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2025年,我校拟在本中心招收数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体如下:
1. 招生类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 培养方式:由我校校内导师和中日友好医院校外导师联合培养
3. 导师队伍:
中日导师 | 科室 | 校内导师 | 招生学院 | 专业 |
张琪 | 儿科 | 孙晓丽 | 材料学院 | 材料与化工 |
孙力超 | 急诊科 | 俞丙然 | 材料学院 | 材料与化工 |
梁海燕 | 妇产科 | 段顺 | 材料学院 | 材料与化工 |
张国超 | 普外科 | 胡杨 | 材料学院 | 材料与化工 |
刘丽宏 | 科技中心 | 罗施中 | 生命学院 | 生物与医药 |
张波 | 超声医学科 | 王兴 | 生命学院 | 生物与医药 |
彭亮 | 科技中心 | 陈龙 | 生命学院 | 生物与医药 |
马亮 | 检验科 | 苏昕 | 生命学院 | 生物与医药 |
鲁炳怀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史硕博 | 生命学院 | 生物与医药 |
杨顶权 | 皮肤科 | 梁浩 | 生命学院 | 生物与医药 |
赵婷婷 | 科技中心 | 陈必强 | 生命学院 | 生物与医药 |
李琳 | 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 | 柳朝永 | 生命学院 | 生物与医药 |
冯定庆 | 妇产科 | 许苏英 | 化学学院 | 材料与化工 |
移平 | 骨科 | 王建林 | 信息学院 | 控制工程 |
邹海波 | 骨科 | 焦志伟 | 机电学院 | 机械 |
所有校外导师均与我校教师具备扎实的科研合作基础,可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作用。
4. 招生咨询:如有任何问题,请发送至邮箱zhaoman@mail.buct.edu.cn,我们会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