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综合研判疫情防控及学生学习进度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五一节后,北京化工大学教学活动按下了切换键,线下教学瞬间切换到了线上教学。
一键在手、即时切换、从容应对
5月5日,生命学院线上春季学期教学工作全面启动。53名教师“开播”43门次本科课程。16名院督导“全覆盖”进行教学督查和巡查。师生们架起“云课堂”,进行在线“教”与“学”。
督导听课、同行评价、同质等效
保障线上教学正常开展是基本要求,同质等效是最终目标。为保障疫情期间线上教学质量不下降、教学形式不走样,学院成立本科教学督导组,全方位对线上教学进行质量监控。同时学院积极组织“云观摩”和“云教研”等系列线上教学活动,建立企业微信群,共享上课平台信息方便老师们的交流与沟通;充分利用教学质量管理平台进行“同行评价”。线上教学2周来,学院督导率提升2.8倍,同行评价率提升7.2倍。督导老师纷纷表示,从近期督导情况来看,老师们在线教学认真负责,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任课教师则表示,只要用心,线上教学也能同质等效。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生命学院在开展教学督导的同时,通过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积极统计学生对线上教学情况的评价及反馈,通过学生的反馈,任课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及内容,充分体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
学生线上教学感悟
生工2002 唐勇 2020080269
五月初,新冠疫情在北京忽的掀起了一波浪潮,学校积极响应政府的疫情防控相关号召,保障师生安全,开始了线上教学模式。各科老师也迅速制定了线上教学计划,有序开展教学任务,使得教学进度得到了保障。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同平常一样向老师提出问题,并得到解决;为了所有同学都能高效地获取到知识,老师们通常会将知识点多次重复以保证课堂质量;负责微生物学授课的刘艳辉老师更是多次更换直播设备与直播地点,只为了能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当然,在线上教学中难免会出现网络波动,分心等小问题,但只要不受疫情干扰,潜心在课堂之上,即便是在宿舍也可以获得和线下教学模式同样的知识。在各方老师的共同保障下,线上教学过程比较顺利,期待大家重新回到线下课堂的那天!
生高2001 欧阳维伊 2020080231
限于疫情防控形势,我们转到了线上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网课对于自制力的要求相较于线下模式而言更高。没有老师的面对面交流督促与课堂氛围的约束,课堂效率会偏低。但是,老师们应对网课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有的老师会增加课堂互动频率以确保课堂效率,或者是在在教学大纲之内增加更多与实际应用相关的内容,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以上种种都让我清晰地感受到老师们对于教学的用心,也相信在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保证线上教学的高质量进行。
制药1901 李鹏坤 2019080220
受北京市疫情影响,配合国家做好疫情防范工作,保障学生健康安全,学校于近期开始每日进行核酸检测,并且采取网课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从学校下达上网课的通知到今天已经有两周多的时间,虽然之前也有老师由于疫情不能到校所以上网课的经历,但此次大规模校内进行网课还是第一次,上次全体上网课还要追溯到20年疫情时学生不能返校的时候。经过这些天的网课,我来说一下对于校内网课的体验。首先一点就是,经过这么久的疫情,老师们对于网课如何开展显然已经非常具有经验了,相比20年疫情网课仓促开展,许多年龄较大的老师对这种“新锐”的课程形式稍显手足无措,这次校内网课开展后老师们都已经对课程驾轻就熟了,课程因此可以很顺利的开展,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动也更加顺畅,不会出现问题不能被及时看到的情况。由于日常教学中也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模式,所以大家对于课程的接受程度也很不错,只是少了老师们亲切的身影。网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方便,比如有些课程跨度是三节课,到中午12点半才会结束,但是这个时间段很多同学饥肠辘辘,对于课程的注意力会分散,网课在手机上就能随时随地听,就可以在食堂一边吃饭一边听,而且有的老师开展直播会留下录播内容,如果上课有没听懂的部分就可以反复聆听。
网课当然也是有些缺点的,比如一些直播课提醒不及时有些同学容易错过课程,上课注意力没那么集中等,但总体来说学校开展网课后并没有让我觉得学习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学校为了网课顺利开展校园网在网课期间免费,这个政策要点赞。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普通学生上了两周网课的真实感受。
结语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严格执行学校教学工作安排,握好“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的切换建,让每一位师生都做到“一键在手、即时切换、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