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华等在Journal of Bacteriology发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17

宋立华等在Journal of Bacteriology发表研究论文,题目是The Coxiella burnetii QpH1 plasmid is a virulence factor for colonizing bone marrow-derived murine macrophages(质粒是Q热立克次体定殖鼠巨噬细胞的关键毒力因子)。


背景简介

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简写为Cb,俗称Q热立克次体)是Q热的病原菌,对人和动物有强的感染力。Q热误诊漏诊众多。Cb感染人主要导致类似流感的不明发热,也可引发肺炎、肝炎、心内膜炎等严重疾病;感染家畜主要导致流产,造成经济损失。Cb感染的家畜是人类Q热的主要传染源,可引起Q热的爆发和流行。20072010年荷兰爆发Q热疫情,超过四**被感染。Q热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在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报告过Q热的存在。范德生等2011年的血清学调查表明新疆伊犁地区人及家畜普遍存在Cb感染。研究人员在四川、云南、内蒙、新疆及**等地区发现过Q热流行,并从绵羊、人、蜱等样本中先后分离到10多株Cb。加强Q热防治的研究对民众健康有重要意义。


所有的Cb分离株均携带一个大的质粒或整合在染色体上的质粒序列。质粒的严格保守存在提示其在Cb生存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在Cb中发现了五种质粒类型,分别是QpH1, QpRS, QpDV, QpDGQpRS-like染色体整合序列。质粒的大小为32-54 kb,其共有核心区约25 kb。不同质粒类型与不同Q热临床症状间存在相关性,这一认识尚存在争议,但小鼠和豚鼠感染实验均支持该结论。尽管质粒的重要性被领域内研究人员认可,但相关功能和作用机制一直没有显著进展。

研究简介

在这篇JB研究论文中,构建了新型Cb穿梭载体,利用该载体构建了Cb质粒缺失突变体。通过比较分析质粒缺失突变体在不同感染模型中的表型,发现质粒是Cb定殖鼠巨噬细胞的关键毒力因子。此外,进一步鉴定了Cb质粒**分裂相关基因,发现CBUA0037-0039 ORF是关键的质粒**分裂基因,其中CBUA0037-0038 ORF与质粒的兼容性相关。进而通过使用CBUA0037-0038缺失载体构建了完美的Cb质粒缺失突变体。这项研究揭示了质粒对于Q热立克次体感染啮齿类动物的具有重要作用,扩展了Cb遗传学工具,对研制Cb疫苗和理解Cb质粒致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罗声栋、卢珊珊、范华昊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宋立华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和 Lead Contact,北京化工大学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童贻刚教授和陈泽良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化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doi: https://doi.org/10.1128/JB.00588-20

Journal: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Published date: Feb 08, 2021